俄罗斯学者:停战后卖给中国的石油粮食,终于有机会“加价”了

在亚洲有比尊龙更帅的吗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在亚洲有比尊龙更帅的吗 > 新闻动态 > 俄罗斯学者:停战后卖给中国的石油粮食,终于有机会“加价”了
俄罗斯学者:停战后卖给中国的石油粮食,终于有机会“加价”了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13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乌俄走向停火,中俄贸易能否继续突破新高?

随着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即将迎来“停火30天”的曙光,国际贸易格局也面临着新的调整。这场持续超过三年的冲突中,中俄贸易关系呈现爆发式增长,但和平的脚步会否影响这一趋势?有俄方官员已开始打起新算盘,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博弈?

自2022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封锁以来,中国在俄罗斯市场的地位不断攀升。数据显示,202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902.71亿美元,同比增幅近三成;2023年更是飙升至2401亿美元,较冲突前增长了130%,提前一年实现了两国领导人设定的2000亿美元目标。今年这一数字再创新高,达到2448亿美元,同比增长1.9%。

对于这种贸易增长态势,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随着中国对美国石油、天然气及大豆等产品采取反制措施,未来中国对俄罗斯资源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扩大,两国合作前景可观。外界普遍认为,俄罗斯向中国出口“平价能源”的现象,实际上是拜登政府对俄实施石油限价令导致的直接后果。值得一提的是,俄罗斯并非只向中国提供价格优惠,印度就曾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,经过加工后以新产品身份销往欧洲市场,这在国际贸易圈是公开的秘密。

眼下,随着停火期限临近,俄罗斯内部已有声音开始琢磨对中国贸易政策做出调整。俄罗斯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所长佩斯卡娅近日接受采访时就表示,尽管中国市场对俄罗斯极为重要,但俄方需要从现实角度考虑问题。她指出,由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引发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征收关税,俄罗斯可以抓住这一机会,在未来减少“对华出口的折扣力度”。这番表态实质上暗示了俄方有意在未来对华提高商品价格。

对此,俄罗斯媒体此前曾明确表示,俄方应避免任何可能损害中俄贸易关系的政策。他们认为,尽管存在外部竞争和不确定因素,中俄贸易仍有望保持增长势头。双方在能源、科技、农业等多个领域拥有巨大合作潜力,随着合作项目不断推进和新领域开拓,预计贸易额将继续攀升。有俄罗斯企业家甚至预测,中俄之间的合作潜力可高达6000亿美元。如果因小失大,破坏中俄贸易领域的互信基础,这些潜在合作机会可能全部泡汤,俄罗斯应当从长远角度考虑双边合作问题。

俄罗斯政界人士曾评论称,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“经受住考验”,关键在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客观公正立场,拒绝参与西方对俄制裁,为两国贸易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。为此,中国自身也面临着来自欧美的广泛制裁,许多中国企业已被西方限制。如果俄方心存“西方梦”而对中国产品提价,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,且在俄罗斯下次面临危机时,中国市场未必会再次敞开大门。从长远来看,中国始终是俄罗斯重要且稳定的经贸合作伙伴,眼光放长远至关重要,不应为蝇头小利而影响大局。

回顾这三年的中俄贸易发展,不难看出双方合作具有强大的互补性和韧性。在西方制裁下,俄罗斯能源、农产品等资源型商品找到了稳定的中国市场,而中国的工业品、消费品和技术设备则满足了俄罗斯国内市场需求。这种互利共赢的贸易模式,不仅帮助俄罗斯渡过了经济困难期,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。

专家分析认为,如果俄方真的考虑调整对华贸易政策,提高商品价格,可能会对双边贸易造成负面影响。一方面,这将降低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的吸引力;另一方面,也可能促使中国寻找其他替代市场。在全球贸易格局多元化的今天,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占市场或对价格拥有绝对话语权。

“俄罗斯现在想提价,不过是看到冲突快结束了,以为自己有更多选择了。”一位长期研究中俄关系的学者这样评价道,“但他们忘了一件事,在最困难的时候是谁伸出了援手。商业是讲究长期信誉的,这种短视行为只会伤害双方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。”

从地缘政治角度看,中俄贸易关系的深化也是两国应对西方压力的战略选择。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面临挑战的背景下,中俄加强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,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贡献力量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中俄贸易合作已经从传统的能源、原材料领域扩展到高科技、数字经济、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。这种合作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端化,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在向更高水平发展。未来,如果俄罗斯能够保持理性,继续深化与中国的互利合作,而非受短期利益诱惑调整政策,双边贸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,甚至实现那些俄罗斯企业家眼中的“6000亿美元”愿景。

“做生意就像交朋友,患难见真情。”一位在俄中国商人这样形容当前的情况,“中国市场不是想进就进,想退就退的。如果俄罗斯现在对中国调价,到时真正和平了,西方市场全开放了,你猜中国企业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支持俄罗斯产品?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朝三暮四。”

当前,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,西方国家主导的制裁政策仍在持续,中俄两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充满挑战。在这种情况下,维护好来之不易的贸易合作成果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俄罗斯而言,放弃短期利益冲动,坚持长期合作理念,才能真正实现与中国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。

如今,随着停火协议的可能达成,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冲突后续发展充满期待。停火是否意味着西方对俄制裁的解除?欧洲市场是否会重新向俄罗斯敞开大门?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俄罗斯的外贸政策走向,也将考验中俄经贸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。

近期有分析指出,即使停火协议达成,西方对俄制裁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全面解除。长期的地缘政治对抗已经改变了国际贸易格局,西方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很难恢复到冲突前的水平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市场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依然不可替代。

对中国来说,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是基于互利共赢原则的正常经贸往来,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。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,中国都将秉持开放、包容、合作的态度,推动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。

“国际贸易不是单行道,而是相互依存的复杂网络。”一位国际贸易专家表示,“在全球化时代,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国际市场。俄罗斯如果想恢复经济活力,必须保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良好关系,而中国无疑是最重要的伙伴之一。”

最终,市场规律和相互尊重才是决定中俄贸易前景的关键因素。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只要双方坚持互利共赢、平等协商的原则,中俄经贸合作就能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,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。

你怎么看待俄方这种想法呢?如果你是俄罗斯决策者,会选择调高对华商品价格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

Powered by 在亚洲有比尊龙更帅的吗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